教育课程概览

学前教育小学化危害研究

学前教育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起点,对幼儿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着重大影响。现阶段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学前教育小学化趋势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对学前教育的正常化运行和幼儿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并提出建议,以达到杜绝小学化教育倾向,促进学前教育的体系完善和正常管理。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正常发育;幼儿天性

幼儿的成长与教育是家长群体密切关注的对象,因而近年来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显著提高,这也促使着幼儿园转变教学方向,刻意向小学教育靠拢,以满足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期望。事实上,伴随着我国教育系统的不断完善,学前教育有必要与小学教育进行一定程度的衔接,以便幼儿在进入小学生活后能够得到及时适应。况且完全独立于其他教育体系的学前教育也是不存在的,因此适度与小学教育进行关联是可行的,但最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然而在实际教育环境下,许多幼儿园特别是那些民营的、以优质生源为招牌的社会机构,在较大程度上都采取小学教育的内容与模式,由此对学前教育的成果以及学生的成长都带来了一定危害。本文通过结合现实情况来分析其具体影响,而后简述学前教育去小学化的可行途径。

一、对教育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的不利影响

1.加重了应试教育的消极作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都来自家长。他们希望儿女成为人中龙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并不能成为逼迫孩子的理由。每个受教育阶段各有其责,在学前教育中,幼儿得到的应当是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保有坚强体魄与积极精神,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但是学前教育小学化让这些孩子成为只会做题的机器,被父母和学校驱动着学习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知识,这无异于揠苗助长。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今天,应试教育已然落伍,特别是在学前教育的幼儿园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以及美德品质应当得到充分的培养,而不是以知识的难易程度来论高下。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听信了社会上那些辅导机构所谓“优质生源”的宣传,看其他家长怎么做就去跟风效仿,完全不顾孩子个人条件,从而使得小学化的学前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了恶性竞争的思想,这无疑加深了落后的应试教育的弊端。2.不利于幼儿园教育体系的科学化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主阵地,也是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力。很多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偏离了原来的教育指导方向,迷失于“优质教育”的圈套之中,渐渐地向学前教育小学化靠拢,这有违学前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比如有些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内容,而且模仿小学教育进行成绩测验和点评排名等等,这无疑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并且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在幼儿三至六岁的年龄段中,能够掌握的汉字、进行算数的范围都是有限的,而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都超出了这个限度。难度过大使得幼儿接受乏力,课堂效率也难以提高。更何况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小学化倾向同样让很多幼儿园把知识教学放在首要位置,而忽视了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和能力发展的实践活动教育与艺术教育等,使得幼儿园的教育体系偏离了科学性的指导原则。

二、对幼儿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幼儿的正常发育无论是怎样的教育方式,其根本目的还是要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正常发展。但是在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情况下,首先对于幼儿的体魄健康就有着诸多不利影响。具体来说,小学化的学前教育将知识学习放在了首要位置,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如体育运动、艺术熏陶等方面的学习,将幼儿的活动空间局限在教室里,学生的行动受到限制。缺乏经常性活动对幼儿来说是相当不利的,他们正处在发育关键期,如果对他们的身体活动进行死板限制,会造成其身体机能的不良运转以及活动能力的衰退,不利于幼儿今后体育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体质的养成。再者,知识性学习需要学生以书本为中心,进行强制性的习题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视力有所损害,大脑也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另一方面,从小就开始长期握笔对学生的手部健康也产生的潜在的危害。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对教学对象来说是痛苦的学习体验,再加上身体活动受到限制、精神上的疲累与身体上的损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如果家长和幼儿园缺乏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对小学化教育感到困顿而又难以言明时,他们有时候可能也得不到理解,反而会被逼迫着进行更大强度的教育训练。这种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小学化学前教育,严重阻碍了幼儿身心的正常发育。2.抑制了幼儿的天性与智力发展幼儿阶段的孩子都处在天真烂漫的年纪,他们对外部世界拥有充足的好奇心,喜欢探寻未知事物。而学前教育小学化直接将高难度的系统知识摆在他们面前,本来应当主动去发现和探索规律的幼儿们被迫接受书本上的刻板知识,这对于他们的天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许多幼儿天性活泼好动,而小学化的学前教育让他们的活动局限在教室的一方小天地之中,他们的行动受到很大限制,这种挫败感会抑制幼儿探寻世界的兴致、降低幼儿的自信心。本该属于幼儿的游戏也渐渐淡出了学前教育,代之以枯燥的课堂教学,幼儿们重复着一套又一套课堂教学的标准模式,压抑着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更为严重的是,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的眼中,对于幼儿来说,以认识汉字为主的语文教学和以算数为基础的数学教育是应当学习的,而除了语文和数学之外的体育活动、艺术学习、游戏体验、认识科学等都不算是学习,对今后成绩提升没有帮助。这种认识显然是狭隘的、落后的,不利于挖掘儿童的成长潜力,违背了幼儿教育的普遍规律。此外,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智力发展也带来了不良影响。跨年级、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加重了儿童的知识负担,无视幼儿智力发展规律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在这种教育观念的驱使之下,幼儿被要求学习上千个汉字词、要学会进行三位数甚至四位数的加减法,还要提前学习英语,并能认读上百个英文单词等等,这些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培养要求让幼儿的时间完全被学习所霸占,没有发展自身兴趣的空间。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下,他们也很难充分释放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总是处于被迫的学习状态,想象力、创造力大大受限。虽然很多幼儿园这样做是为了让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更加密切,但是相关要求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实际,忽视幼儿的智力发展规律会使得幼儿在过重的学习负担下难以为继。以知识学习成果为单一标准的学前教育评判体系也让幼儿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成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牺牲品。

三、结语

现阶段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对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转、学校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进展以及对幼儿个人的成长发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因而破除学前教育小学化势在必行。各级教育部门要对此加强重视,以学前教育去小学化为指导,做好调查工作,及时取缔不法经营的幼儿培训机构;对于教育方式不当的幼儿园要进行细密检查并令其进行反思和整改,不断督促和检验其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等也要对此加以重视,自觉进行自我检查,尊重幼儿的发展意愿和成长规律,促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辛晓丽.浅析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弊端[J].速读(上旬).2018,(10):142.

[2]聂建丽.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倾向化及相关对策[J].速读(上旬).2018,(12):244.

[3]季冬霞.防止“小学化”倾向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J].考试周刊.2018,(4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