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这样一个课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今天大家才认识到的一个问题。所谓“少教多学”是我们多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很多领导、专家、老师们在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之后有一种不约而同的观点,大家都把这个问题聚焦在这里了。因此,我感觉“少教多学”,言简意赅,非常明白而且非常通俗,大家都能懂。但是它却说出了在教育领域里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里一个关于学习的真谛或者叫做本质。我们搞教育的,教与学这是一对矛盾,而这两者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孔夫子时代就开始研究了,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这就是讲学习的。我们现在讲学习是一个词,在古汉语里这是两个词,两个概念,学就是教学,习就是一种自我学习方式,大家注意“习”的繁体字是一个“羽”下面一个“白”,指的就是小鸟开始学习飞翔,它的双翅在不断地震动,这才是“习”的本意。孔子讲“学而时习之”,学要有习这个环节来构成,没有习这个环节学习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一个片面的理解。因此今天我们研究少教多学这个课题,一定要从本质意义上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