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为了解航空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促进航空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信息素养方面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借阅管理系统实证数据,探究航空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职院校;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一、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的含义
信息素养概念起源于美国,1974年Paul.Zurkowski第一个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源让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1987年信息学家PatrieiaBreivik指出信息素养是了解信息源的系统同时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认为:要成为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确定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能有效地查找、评价和使用所需的信息[1]。我国学者金国庆在1996年首次编译信息素养的概念;1999年钱佳平指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履行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2000年陈文勇基于信息素养能力分类和核心能力,制定了《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由此国内图情界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2]。我国图情界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是在信息化社会中获取、利用和开发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信息素养教育及时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评价,其中信息能力是核心能力,主要是对信息需求的分析、获取、评价、整合和应用。
(二)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是高职学生终身学习的关键,也是高职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各行业第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和任务,毕业生应具备理论知识适度、技术能力强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但是高职教育同时存在学制短、理论知识体系构建薄弱等问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更为重要。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其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作为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社会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前提和条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就业。
(三)航空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主动信息探究式的教育观念培养,既是指检索分析信息的认识能力,也是指整合利用的使用能力。信息认识能力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使用能力表现为信息能力,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两个方面。信息意识是在信息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习惯性的底层技能,信息能力是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解决问题的高层技能。因此笔者认为,航空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有如下几点:在学习航空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具有主动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解决专业性难题的技能。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构成了信息素养,依赖于信息源提供的信息量,在足够信息量的情况下,个体在对信息的使用和处理过程中提升了信息素养,所以说信息素养又会对信息使用与信息处理过程有反馈作用。所以航空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要加强对专业性书籍的阅读,要充分了解自己学习的航空专业,特别是外文文献,在具备一定航空专业知识储备的情况下,结合航空专业的实践操作、专业实习,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提升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素养调查及分析
(一)航空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以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为主要调查方式,笔者通过对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用户信息行为的调查,总结出学生上网的目的大多是娱乐和聊天,只有很小部分学生由于课程需要上网查找资料;而且查找资料的途径中,大多数同学都是选择百度搜索引擎,没有使用图书馆提供的CNKI、万方等数据库,即使同学们来到图书馆寻找图书大多带有盲目性;大部分同学对于图书馆的排架并不清楚,大部分同学只是随机浏览书架借阅图书,小部分同学通过咨询图书馆老师获取自己所需的图书;大部分同学对图书馆开展的讲座表示不是特别感兴趣;很多同学对图书馆的认知局限于借阅图书、阅览杂志,到电子阅览室查询资料的学生很少,几乎没有同学检索数据库文献。到航空特色书库查阅资料的学生比到文学书库借阅小说的学生少,到电子阅览室查电子资料的学生更少;使用数据库进行专业学习的基本没有。本学院图书馆书库在2018年4月经调整后,针对本学院的专业特建立航空特色书库,并且安装了电脑,经统计,航空特色库的图书借阅量并不高,平时也很少有学生来查询资料。从表1的借阅情况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借阅中图法V类(航空航天)书籍较少,相关学科的T类(工业技术)也相对较少,由此可见,我校学生对于专业性书籍的借阅量非常低,更不用说专业信息素养了。
(二)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不足与缺陷
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部分学生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较弱。大部分学生不清楚本专业的信息在网络的分布情况,也不了解这些网络信息的可靠程度,不会通过图书分类法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不会使用数据库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在写论文或是需要完成老师布置的课程作业时,不会从图书馆内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只能望洋兴叹,只会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简单的检索,不懂得如何判断信息的真伪。目前我院学生的信息素养还很欠缺,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息意识淡薄。主动探求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第二,检索能力差。虽然同学们会使用“百度”这种易操作的搜索引擎,但是缺乏相应的检索知识和技能,检索过程盲目低效,无法判断信息真伪,不会整合信息。第三,信息道德欠缺。如我院图书馆就发生过被学生擅自改变计算机设置、删除软件、自设密码等情况,还有一些学生利用BBS对他人、对学校进行攻击、恶意散布不实内容等,这也反映出学生的信息道德问题。
三、高职院校在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上的差距
据2009年统计,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已有1184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2%,在校生约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总人数的45%,这说明高职教育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精神,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但实际上,学校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重视不够,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在我国相当部分高职院校的前身多为中专学校、技校和成人教育学校升格或改制而成,如我院也是改制而成的高职院校,在改制以前,学校对图书馆并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甚至是忽略,因此由图书馆承担的信息素养教育更显薄弱,极度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四、提升航空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手段
(一)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与内容
信息素养是一种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如何检索并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等内容。具备高信息素养的人一定善于学习,他们能够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并充分利用,解决难题。所以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等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提升。
(二)信息素养教育方式与方法
针对调查所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第一、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培养,除了专业教学以外,更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数据库查询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将信息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信息意识。我院信息素养教育目标还必须与我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相统一,从培养专业信息意识为开端,努力提升学生获取利用专业信息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通过数据库快速获取专业信息,并且能够鉴别信息,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第二、加强学生的信息能力。笔者认为,图书馆是加强学生信息能力提升的重要部门。结合本院实际,高职类大学生进校后,图书馆可通过入馆教育结合读者手册的发放、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专业信息。再者结合学生专业课开设信息检索课,邀请专家开展信息检索方面的讲座,以鼓励学生将信息检索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检索的能力和技巧,为毕业论文和专业研究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专业课程结合图书馆知识教育已经非常普及,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先进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师将专业课程与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使用教育相结合,去年我院郭必新教授已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进行信息检索,结合航空机械专业知识,图书馆资源建设部老师现场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数据库查找文献,图书馆员和教师密切合作,布置与专业课程相关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检索并积极实践,在掌握检索技巧的同时能够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开拓信息渠道,使得信息素养教育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有效、更受欢迎。第三、加强师资和图书馆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建立一支专业的信息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是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人才保障。我院要重视图书情报人才的引进,还可以从图书馆专职工作人员出发,注重培养和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通过在职培训、外出进修、继续教育等形式,不断提升图书馆馆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除了要掌握图书馆各种业务、馆藏服务等基本的图书馆学知识,还应该结合本院专业掌握数据库检索等知识。在人才保障的基础上,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结合本院实际,在纸质文献的采购上多关注航空专业书籍的采购,结合不同专业需求采购数据库,特别是外文数据库,开展馆际互借等多样的资源共享和协作服务,为信息素养教育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图书馆除了开展文献检索课程和讲座外,还可以通过读书节、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如经典诵读、好书分享会,信息检索大赛等,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技能,通过图书馆公众微信号、读者QQ群等方式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去。五、结语“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项贯穿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意识和技能,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以航空专业为主的高职学校,对于这种高精尖科技的专业,我们的学生更应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这将有助于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