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题

兴趣教学法在舞蹈教学的应用

【摘要】舞蹈本身具有观赏性的特点,在教师教授的过程当中,如果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靠灌输的方式显然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如何改善他们的认知,使用兴趣教学法来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对于今后的舞蹈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幼儿舞蹈教学;应用方法

幼儿舞蹈教学在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总结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虽然随着幼儿的年龄和学习时间的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会不断提高,但是对于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会促进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学校的氛围和教学组织活动方面,可以直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兴趣教学法的内容与方法

基于兴趣教学的主要目标来看,兴趣教学法可以培养和利用幼儿们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兴趣可以在实践中产生与发展,当学习者具有兴趣,也能将精力投入其中取得稳定的成果。而从教育理念的角度分析,兴趣在非智力因素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显著,当学习的主体在心理上形成了对于语言学习的需要时,就能促进主体有效地对学习内容进行记忆和掌握,达到学习的最初目标。舞蹈本身符合兴趣教学开展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幼儿们的自我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并不突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倾向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所以,舞蹈学习作为实践性突出的活动,应该以启发兴趣,培养积极性为主,不仅完成语言的教学,还能培养幼儿们的创造力、思维模式和观察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当前幼儿舞蹈教学中趣味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2.1学习者层面

通常情况下幼儿年龄较小,启蒙阶段的年龄一般都在3-6岁,他们对于舞蹈还缺乏必要性的了解。当他们的学习时间越长,他们的课程参与程度也会更高。在刚开始学习时,他们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另外,幼儿们学习舞蹈的目的也有所差异,一部分幼儿是因为个人爱好而进行舞蹈的学习,一部分是因为家长意愿问题,而家长的鼓励、坚持与教师的配合是影响其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

2.2教师层面

专业能力较强,与幼儿交流更加紧密的教师会受到幼儿们的喜爱,也说明了舞蹈技术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幼儿更加倾向于选择一些专业技能突出且授课比较有趣的舞蹈教师。例如在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如果教师对幼儿进行合理激励,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也能得到有效保障。

2.3学习环境层面

学习环境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室环境或是相关的舞蹈活动。舞蹈对于教室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也直接影响着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幼儿的主动参与过程来看,如果他们认为学校组织的活动能够有趣味性,他们也会主动地融入教学过程当中,并且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1]。

3.兴趣教学法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3.1注重幼儿审美意识的培养

舞蹈美是舞蹈和其它艺术形式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在幼儿的舞蹈教学当中,应该注重幼儿审美意识的培养,从服装、体态要求上升至心理,体会舞蹈所表现出的内涵,更好地与动作相结合,达到要求。在这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强调动作的协调配合,同时还应该意识到审美意识与舞蹈之间的联系。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幼儿,还可以将审美意识的培养引导至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以基本功训练的方式来强调意识层面的培养工作。舞蹈基本功训练也是舞蹈教育的基础,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基本功训练课程的目的是让幼儿在练习的过程中拥有舞蹈的审美,了解舞蹈的美感所在,使得协调性、灵活性和控制能力等方面得到开发的同时,掌握舞蹈所需求的体态、基本功训练要求等。对于刚起步学习的幼儿来说,更应该注重舞蹈的仪式感,比如统一着装、发型、体态,从而提高舞蹈的兴趣,强化对舞蹈审美的培养。

3.2学生情绪与氛围的营造

学生情绪和氛围的营造应该以欣赏性活动和探究性实践为主,进一步改善现阶段的课程结构类型。这里我们以对脚盘坐的教学过程为例,对脚盘坐的腰背直立是盘坐的基础部分,从教学目标来看,要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让幼儿掌握对脚盘坐的要求。在学习之前,可以通过童话故事演绎法,生动形象地将公主(王子)和老巫婆的坐姿分别演绎出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在幼儿的头脑中转化为肢体语言。具体来看,在讲解前,教师进行示范过程,将对脚盘坐分解为直立公主(王子)和驼背老巫婆两种坐姿,一方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学习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被转化为游戏过程,幼儿们可以充分参与其中,融入至课堂教育的环节之内。教师还可以分小组展开练习,并对一些表现较好的幼儿进行鼓励,通过总结表扬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积极性[2]。

3.3特殊技巧训练与兴趣教学法

舞蹈中的难点在于如何掌握某些动作的特殊技巧,同时这也是影响学习者积极性的主要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学目标的不同,与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相结合,安排内容的难易程度。兴趣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不影响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在一些高难度动作的专业训练方法上要因人而异。舞蹈本身是源于生活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体态和技巧的融合体现出美感,因此在特殊技巧的掌握上也要引导幼儿进行学习。这里仍然以对角盘坐教学为例,对脚盘坐的膝盖贴地和腰背直立是难点和重点,传统教学法仅仅是以教授和教师个人指导的要求来模仿训练。但是在兴趣教学法的理念之下,可以以故事情节为主旋律,以竞赛的方式来对幼儿们进行激励。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进行“小蝴蝶找花朵”的故事铺垫,然后进行膝盖模仿小蝴蝶翅膀起飞,腰背直立找花朵,告知学生膝盖贴地起飞才飞得高,腰背直立才看得到花朵,然后以比赛的形式开始。幼儿们有了参照想象,又有了比赛环节的加入,就可以兴趣度及自信心。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并结合鼓励的方式来让幼儿完成特殊技巧的训练过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结语按照现代教学理论和舞蹈教学的本身特征,我们应重点培养幼儿在形体、心理和舞蹈表演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从始至终都要强调一个“美”字,明确舞蹈是以人体美为主要内容的形式美。兴趣作为一种情感体现,当幼儿对舞蹈感兴趣时,就可以在实践中具备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能正确认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结合正确的内容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对于舞蹈的长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