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题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案

【摘要】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沿着新课标所提供的教学创新方向,以满足新课标要求为目的不断实现教学水平进步,力求使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英语学习体验,并稳步提高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有效”既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又是初中英语新课标的核心要求[1]。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求知热情,还能加深他们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然而,受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地位被动等因素影响,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费时低效”的现象。为此,本文主要结合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研究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重视备课环节,优化教学方案

初中英语课时长有限,只有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才能让英语课的每一分钟都成为“有效教学时间”,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此,教师应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之前,对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机提炼,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突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此科学把握课堂节奏,做到重难点知识详细讲授、较易理解或相对不重要的知识快速讲授。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在课上为学生留足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尤其是在讲完重难点知识后需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消化这部分知识。为此,教师可以结合目标教学内容设计若干问题,以此让学生的思考更具针对性。例如,在进行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3《EnglishAroundtheWorld》的教学时,教师应在仔细分析教材后得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是与语言有关的英语表达,包括单词和句式,难点内容则是“被动语态”这一语法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这两个重难点内容,向学生提出“Whichkindoflanguagesdoyoulikebetter,ChineseorEnglish?”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表达展开口语交际,同时让学生完成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相关英语句子的转换,如将“BritonsspeakEnglish”应用被动语态知识转化为“EnglishisspokenbyBritons”等。

二、引入信息技术,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知识的强大动力,为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2]。借助多媒体,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音视频以及动画,进而达到增强课堂趣味性的目标,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教师应注意对互联网上的相关英语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找出最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多媒体内容,以此让多媒体教学更具针对性。例如,在进行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4《AmazingScience》中Topic3“WhatdoyouknowaboutMars”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Mars(火星)的相关纪录片和电影,比如《火星救援》等,并简要介绍人类在探索火星中取得的成果,然后展示与火星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应用英语去描述这些图片,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表达能力。‘

三、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共同进步

通过建立英语学习小组,教师可以实现小组成员互相激励、共同讨论具体英语问题,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并促进小组成员英语水平共同进步。为了最大化发挥英语学习小组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做到“小组成员差异化,小组之间同质化”,即保证小组内部成员在英语实际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上存在差异,以此促进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同时保证各个小组之间水平和能力一致,从而促进不同小组之间展开友好交流。例如,在进行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6《EntertainmentandFriendship》中Topic2“Whoisyourfavoritecharacterinliterature”(“谁是你最喜爱的文学人物?”)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各个英语小组分别展开讨论,然后选出一个本小组中受欢迎程度较高的文学人物形象,派出小组代表与其他小组分享本组喜爱某一文学人物的原因,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并为英语课堂注入活力。结束语总而言之,新课程下“有效性”已成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应注重通过备课优化教学方案、重视通过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建立英语小组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并重视开展多样英语活动实现课堂延伸,通过这些策略来切实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平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学周刊,2017(7).

[2]文春玲.试论新课程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7(10).

[3]艾忠辉.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探索[J].散文百家:下,2017(9).